她的比較對象之一,是從事「財務策劃」(Financial Planning)的朋友,對方聲稱每月薪金約三、四萬元,而且「返工時間好彈性,又唔辛苦」,令身為其同學的九十後少女萬分羨慕,心想我又唔係蠢過你,冇理由你搵得多過我咁多。於是衝動地想轉行一試自己的搵錢實力。
我回應了九十後少女幾點:
1. 金融界的勢利
先打一個比喻:為什麼人在心情低落時上FB,會特別感覺淒涼?
因為失意的人不會在FB上顯示自己的狀態,而上FB的大部份都在「晒命」--去旅行、結婚生子、收到鑽戒、成功減肥廿磅...--報喜不報憂。你覺得別人都很快樂,唯我獨憔悴,皆因FB status是有bias的。
同理,各行各業中,金融界尤其勢利,不是因為其從業員特別「奸」,而是因為這是競爭最激烈、對弱者幾乎最不容忍的行業,成和敗的差距太巨大,絕不能認輸。
所以作為一名初出茅蘆的Financial Planner,連發夢也要當全行第一,當然要吹噓自己的成績,怎會無端真情剖白,例如呻被上司「捽數」壓力超大,某客戶要多賤有多賤之類?
踏入社會後,看事物要懂點批判才行,別太儍太天真。
2. 搵幾多才叫「搵得少」?
搵幾多才夠,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,但搵幾多算「少」,也許有個客觀標準可供參考。
政府統計處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,目前香港所有行業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$14,100元,而15-24歲的專上學位持有人,其收入中位數較整體的稍低,為$11,000。
換言之,如閣下每月薪金有$11,000,即代表你的收入在全港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佔中游,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。
大學畢業兩年的九十後少女如有這樣的人工,表現縱不算特別「標青」,但也並不差,關鍵是你未來的潛力有多大。
3. 風物長宜放眼量
這就是我和九十後少女談的第三點:未來的潛力。
假設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有30年(現在的九十後都不打算做到60歲才退休吧),九十後少女只經歷了首兩年,相對未來的28年,一個字:insignificant。
若以股票作比喻,再厲害的股票專家,也不可能憑一隻股份首兩年的表現,預測其未來30年的走趨與股價吧,應該多看幾年再說。
此外,每個行業、每間公司、每個人的收入增長都不一樣。有些人一開始的收入比其他人的高,但30年間,他的人工增幅相對於其他人,可能會漸趨平穩,令優勢不再。用例子來說,兩名大學畢業生,一位當核數,一位教中學英文。
剛開始時中學老師的人工可能比核數員的高一倍,但十餘年間,核數員的人工有可能追上英文老師;廿年後,一名優秀的核數員可能已升職至四大的partner之一,他的人工有機會超越英文老師很多、很多。當然,英文老師的職位較有保障,人工升幅平穩等,也是福氣。
蘋果與橙不能比較。我想說的只是:你現在人工不高,不代表你將來的人工都不高。九十後少女若眼光夠長遠,就未必斷定自己人工太低要轉行。
受到九十後少女的刺激,我忽對自己過去的收入增長好奇起來,於是翻查踏入社會後的收入紀錄。結果毫不意外:我用了超過五年,才使人工比第一份糧增長50%;再過二至三年,收入才達到最初的一倍。
像我這種收入增幅如蝸牛般慢的,當然不會成為傳媒報導的對象(傳媒愛報導的應是「大學畢業三年 月賺一百萬」之類吧),但其實這是常態、是很多人收入增長的pattern。
傳媒喜歡報導極少數極短時間內財富暴增的例子,會令很多人產生錯覺,以為自己收入太低、增幅太慢,於是急不及待想轉工跳糟。難怪「上一代」忍不住批評「年青人」急功近利。可憐年青人生於這種勢利的環境,有時難免受到薰陶而不自知。
記得陸東在《智者傲行》一書裏,曾回顧自己的財富增長:
我的第一個十萬,便是一分一毫慢慢儲回來的,過程非常痛苦。
(...)
儲到了幾萬元之後,大約八六、八七年,我買入人生中第一隻股票(...)
由幾萬上一百萬,不是太辛苦;一百萬上一千萬,很快;一千萬上一億,極快。除非含著銀匙出世,或者阿爸阿媽剩落,否則大部份人第一筆錢一定靠儲;有了少許資本,便要投資,財富才會愈滚愈大。
連陸東都要先經歷非常痛苦的過程,才開始擁有自己的第一桶金,我等凡人用多一點時間、耐性,儲蓄財富和工作經驗,不算過份了。
上文寫得很淺。坊間有許多大師,都比我懂教年青人理財和規劃職場生涯,九十後少女只要多看看,下次準可以教番我轉頭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